1938年6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在全部翻译完成田伯烈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后,于18日向蒋介石上报签呈,请求拨款印刷公开发行。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在签呈中写道:田伯烈所著之书,对于敌军在华中华北各处,尤其在南京之残暴兽行,加以忠实详细而有系统之叙述,狰狞面目,毕露无遗,更因作者所集之材料,大部分系中立国人士
来源: 民国大校场 文/旻 枫
2020-05-20 10:05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有这么一个人,他没有上过前线,但是却让日军非常忌惮,他们曾经多次想要收买他,但是他不为所动,用自己的思想与学识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非暴力不合作抗争,成为民族屹立不倒的一座精神丰碑。这个人就是一代抗日文将厉家祥。一代抗日文将▲著名外交家、教育家厉家祥厉家祥(字麟似)是近现代著名的外交家、
来源:中华网 文:高扬
2019-09-06 10:09
编者按: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团结报》推出《精忠报国的厉麟似》一文,讲述这位抗日儒将的传奇经历和他精忠报国的爱国故事,值得一读。《团结报》是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唯一的中央级党报。厉麟似除是一位抗日志士外,还是近现代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外交家和语言学家,并为新中国的外国语教育事业作出了奠
来源:团结报
2019-09-03 15:09
无论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化外交史,还是电影史上,厉麟似都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人物。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文化外交家,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和中欧教育文化交流的先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斐然成家的留日学者还是一位抗日斗士。抗战时期,他的思想影响了大批的文化人,他的军事研究成果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厉麟似
来源:团结报社
2019-09-03 15:09
自1928年4月10日安徽大学在安庆举行开学典礼,标志着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以来,我省创办了不少高等学府。在这些高校中,有一所却很是特别:它不仅创办于抗日烽火中、成长于战火中,是当时安徽省内唯一的高等学府;而且,学校还几经周折,曾三迁校址、三易校名。创办省立安徽学院熟悉历史的人都了解,1928年4月10日,安徽大学在安庆的菱湖之
来源:合肥晚报
2019-07-28 10:07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1917年5月6日,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以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为目的,追求使无业者
来源:中华职业教育社
2019-06-21 11:06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王世杰从1933年5月到1938年1月担任教育部长,任职共计4年零8个月,在担任教育部长的时期,他也积极筹备抗战时的教育。军训教育从童子抓起九一八事变后,教育部即提倡救国教育,从民族教育和生产教育着手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为配合国防建设,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高中以上学校实行军训教育、初中小学则有童子军训练
来源:团结网
2019-06-20 10:06
1935年12月19日,上海各大学学生在江湾市政府前跪地情愿,呼吁政府出兵抗日。战火祸及上海学校综观历史,不难发现,比起深受内外战争困扰的那些兵家必争之地、不断拉锯的游击区和根据地,近代上海及其教育界无疑要幸运得多、安全得多。然而日军侵华战争截然不同。两次较大规模的淞沪战争直接将战火燃烧到上海的土地上,给毗邻战区的学校造
来源:东方早报
2019-06-20 09:06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寇从浙江西沿浙赣铁路向江西大举进犯,占领了我省赣东北大部分国土,上饶、南昌相继沦陷。日军占领南昌后,很快就窜到梁家渡屯兵抚河北岸,临川(即今抚州市)岌岌可危,整天都处在敌机的空袭骚扰之中,学校不但无法正常上课,学生的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教学工作不致中断,学校决定南迁,学生暂时回家,
来源:江西省档案馆
2019-06-14 11:06
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胶东公学,是革命干部的摇篮。来自敌占区、边沿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青少年,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种种阻力,汇集到这座学校里来,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教育,进行文化培训,使一代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境内由于地处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腹地,群众革命觉悟比较高,这所艰难而顽强的流动式学校在境内活动的时
来源:山东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9-06-11 09:06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茂名县高州城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是广东南路的文化中心,当时有20多所大、中学校,有几千名大、中学生。中共党组织认为,高州城具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广大青年有倾向爱国民主进步的思想,决定在各学校里大力开展学运工作,广泛团结教育青年学生,发展壮大抗日力量,其中茂名师范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重点阵地。郑光民同
来源:茂名网
2019-05-21 11:05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国民政府决定将位于京、津、沪以及东部地区的高校迁往内地。从1937年7月起,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师生携带着书籍文具、实验仪器往西部地区迁移,从此开始了高校内迁运动。 图,教授和学生们昆明,西南联大学生在做实验昆明,西
来源:梨花的事
2019-05-02 16:05
大学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目的都是塑造本国国民去除功利心,树立独立人格,培育公民意识。大学教育是使国民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重新塑造,重新认知的最好手段和方法。而大学教育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转变以及当时社会的环境的不同,大学教育本身也会显现出不同精神面貌和人文追求。在抗战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蒋介石政府依然
来源:静心看历史
2019-04-11 14:04
教育是一切的根本,国家之兴,也全靠教育打底子。美国有个著名学者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什么人都可以坏,但有三种人不能坏——教师、医生、法官。其他人怎么坏,都可治他,包括总统,弄不好会被弹劾,但教师坏了误人子弟,医生坏了草菅人命,法官坏了失去公平公正。这三种人坏了,社会基本就乱了。窃以为,这三种人中,最不能坏的
来源:搜狐网
2019-02-12 15:02
编者按: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
来源:新浪网
2019-01-24 16:01
内迁还是留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随着平津的全面沦陷,教育部才开始命令平津各校联合内迁。教育部认为,上海存在着日军不敢染指的租界,大学可以迁入租界办学。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各校基本奉命迁入租界。随着淞沪战事的延长和时局的恶化,迁入租界的各校是否应该再度迁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1937年9月,国立暨
来源:百家号
2019-01-24 16:01
我是航天部的退休研究员。1931年12月,我出生于上海郊区的南翔,小学和初中也都是在上海齐鲁学校上的学。1946年我初中三年级时,曾在陶行知开办的上海武训学校(原称上海社会大学)听课。在学校里,我有机会见过几位老一辈教育家,如晏阳初、陶行知、邰爽秋、梁漱溟等,还曾经多次听过老先生们讲课。这些老一辈的教育家献身于平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曾深深感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1-18 11:01
段乃文,字心丹,笔名之子,1901年3月17日(正月二十七)出生于南县南洲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段宇林,是当地有名的秀才;母亲程春香,知书达理,善良贤淑。由于父母的长期熏陶,他从小就聪颖好学。在读私塾时就表现不凡、出类拔萃。1914年,13岁的他考入长沙明德中学;1920年,19岁的他高中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攻读;1929年7月,27岁
来源:华声在线
2019-01-18 09:01
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为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教育界为配合军事斗争,为教育适应抗战之需与夺取抗战胜利献计献策,形成了强劲的战时教育思潮。他们适时地提出了
来源:百家号
2019-01-17 16:01
摘要:陈立夫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曾一度控制国民政府的党政和特务大权,尤其是在党务方面更是技高一筹。但很少有人关注他曾在抗战时期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并为中国教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拟定战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高校内迁和改进高等教育,以及推进中等教育和调整社会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贡献。本文论述了陈立夫在抗战
来源:豆瓣
2019-01-17 16:01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