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全面抗战,在重庆这个大后方,除留下无数的故事,也谱写了中国抗战文化史上最华丽的乐章。当年,从华北、东北、华东等沦陷区颠沛流离、 辗转千里转移至 陪都重庆的著名文化人以及莘莘学子,在两江环抱的山城, 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书写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脉, 并抗战文化史留下了不朽的传奇。抗战戏剧的华彩乐章70多年前的重庆冬
来源:今日重庆
2020-05-08 15:0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即开始摄影活动。当时,红军没有专职摄影人员,留世的摄影作品,有的是部队领导如叶剑英、聂荣臻、陈赓、苏静、童小鹏等人利用战斗训练间隙拍摄,有的是由私人摄影馆拍摄。直至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影像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群体特色的符号性文化品牌,形成了包括影像创作实践(拍摄、暗室制作)、
来源:海疆红色记忆
2020-05-08 15:05
抗战时期沙磁区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演唱抗战歌曲。上个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在日寇侵华,山河动摇,国难当头之时,一大批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政府要津、重要工厂,一大批教育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工商实业家西迁重庆,汇聚在今天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土地上。当时,这片土地叫做沙磁文化区。抗战八年,这里拥有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交通
来源:中国军视网
2020-05-08 08:05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8天后,邹韬奋的《生活》周刊如是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从这一刻起,为宣传抗日,邹韬奋再也没有放下他手中的笔。?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激起了一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愤慨和反抗。其中以记者和编辑为代表的上海新闻界同
来源:东方网
2020-05-07 16:05
克难坡,是山西吉县黄河边上的一个黄土山头,原住有六户人家。西北距吉县城30公里,西距壶口瀑布10多公里。该地区由西向东并列和从北到南倾斜的五条沟梁组成,各梁均有一块冲积平地,或种有庄稼,或栽有桃树。1940年至1945年,阎锡山领导下的第二战区司令官总部、山西省政府、民族革命同志会等首脑机关曾驻扎在这里,成为当时第二战区的军事重镇,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20-05-07 16:05
京华英雄在我们生活的京华大地上,曾经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彰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英雄风貌。本报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报道京华英雄,每周一期,热血阅读,英气
来源:每日甘肃
2020-05-05 17:05
核心提示:在八年的流亡迁徙中,学校把教学和抗战救亡紧密结合起来。曹禺与剧专的师生们组织起战时巡回公演剧团,每到一地,曹禺总是亲自把锣拿上,招呼同学,招呼群众,高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战救亡戏剧,唤起民众的抗战热情。曹禺 资料图1936年,曹禺应国立剧专校长余上沅之邀,来到南京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轰炸南京,学校奉命转移。
来源:中新网
2020-05-05 17:05
导语:历时10余年,辗转上万公里,百万余件文物无一损毁遗失……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故宫博物院文物大迁移堪称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创造的奇迹。故宫南迁打响文化抗战守护文化和守护国土是一样的,故宫文物南迁是全国护宝、全民护宝的一次伟大行动。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在完成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后感慨道,可以说,故宫文物南
来源:新浪网
2020-05-05 14:05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奔赴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党中央号召延安的干部和文艺工作者到敌人后方去。于是,延安的一批艺术家辗转来到了太行山,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发动人民群众,以文化当武器,配合八路军抗日的同时,用文化荡涤人民的心灵、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一、 西北战地服务团
来源:山西党史方志网
2020-05-05 14:05
要求把人当成人:抗战中的郭沫若郭沫若(中)为《塞上风云》摄制组送行郭沫若创办的《救亡日报》第一期郭沫若为爱国戏剧《保卫卢沟桥》题字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乔装回到祖国,积极投身抗战大业。郭沫若对战争中人民的艰苦生活有深切的了解和悲叹,他本人也有过痛苦和落寞,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尽管如此,他却从未动摇抗战必胜的信念。郭沫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5-05 14:05
▲厉麟似在中国历史上40位最卓越的教育家中位列第28位说起厉麟似,最为后人熟知的应该是他在文教和外交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厉麟似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界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也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中国古今十大教育家排行在中国历史上40位最卓越的教育家排行中,他位列第28位,在胡适、陶行知、叶圣陶等人之前
来源:凤凰网
2019-09-29 08:09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来源:博雅人物网
2019-07-26 14:07
1942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五周年之际,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的《晋察冀画报》正式发声。边区物资匮乏,为何还要抽调人力、物力办报?发刊词抚今追昔,指陈缘起:整整五年了,晋察冀边区的人民与八路军,站在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线,从日寇的铁蹄践踏之下,收拾起这一片祖国的山河,继而通过不断的斗争,建设,使这块根据地成长壮大,使它
来源:中国社科文学
2019-07-10 09:07
在中国现代史上,孤岛是个特定的名词,它指的是从淞沪会战后沦陷(1937年11月12日)到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期间的上海租界。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上海已经沦陷于日军之手;另一方面,上海租界地区因受英、美等国家的管辖而不受日军的直接控制。租界像大海中孤岛,尽管危机四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爱国人士的避风港,在孤岛上,抗日宣传活动还可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7-04 10:07
1942年1月16日至19日,129师政治部与中共太北区党委在山西辽县七原村联合召开了有四百二十余人参加的太行山文化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二十二个文化团体、太行区六个专区的二十八个县、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386旅、太行军区、冀南军区、边区政府、华北新华日报、华北新华社、抗战建国学院、鲁迅艺术学校等机关团体的代表和文化界知名人士,敌占区的
来源:百度百科
2019-07-01 09:07
《晋察冀日报》,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出版,原名《抗敌报》。1938年8月改由晋察冀边区出版,成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1941年11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1948年6月14日,《晋察冀日报》在平山县里庄村发表终刊启事。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至终刊,共10年6个月零3天,出版报纸2,854期。1948年6月15日,《
来源:百度百科
2019-06-28 10:06
《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它让人想到抗日战争,想到诗人光未然,想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黄河是最好的灵感来源1937年10月,光未然带着1935年在武汉创建的拓荒剧团,在湖北一带演出抗战歌曲和话剧。不久,拓荒剧团被编入抗敌演剧第三队,后经周恩来批准光未然带领着三队的同志们从武汉出发去山西。光未然的创作灵感很大一部分来自
来源:中华先锋网
2019-06-28 09:06
张季鸾14年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动员,自然,报业在抗日战争中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苦难,付出了牺牲,做出了贡献。《大公报》在抗战中的六次迁移应该是极具代表性的——《大公报》是当年最具影响力的民营报纸,它在抗战中的六次迁移极其艰苦卓绝。《大公报》最初的报馆在天津。东北沦陷之后,《大公报》的总编辑张季鸾敏锐地感到:占领东北后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6-25 09:06
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日军暴行,中国文艺界运用戏剧、音乐、漫画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抗日,鞭挞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中国人民的愤怒与抗争,讴歌英雄们舍生忘死、英勇报国的精神。这对于战火硝烟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是甘露,是号角;而对于侵略者来说,是匕首,是炮弹,对鼓舞民众、激励民志,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全面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6-24 10:06
在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的1941年,上海几位文化、教育界人士自发组织了一个秘密团体—文献保存同志会,从敌人手中为国家抢救出大批珍本古籍。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大举进攻,东南诸省相继沦陷。江南一带向为人文渊薮,当地藏书家的不少善本古籍都毁于战火,即便侥幸留存,也因书的主人时局多舛、生活窘迫,而流入上海旧书肆,使书肆成了各方收购的角
来源:炎黄春秋
2019-06-24 09:06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