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北方各大学纷纷南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教育部命令迁于湖南长沙合组新校,命名为长沙临时大学。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
来源: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颜林
2015-07-01 09:07
8年小学增了70%,中学数量增加近7倍;山多路险日寇难以掌控,学校得以幸存三洲中学原址三洲实业中学旧址铭文说起抗战,每个城市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可歌可泣的史书。在扼踞苏浙皖三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6-26 10:06
战火中催生战火下坚持上世纪初,张伯苓在天津办学,建成自成完整体系的南开学校。30年代,日本侵华日亟,张为谋教育事业不因时局变化而中断,预见地于1936年在重庆开设南渝中学。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5-06-01 16:06
英士大学筹办于民国27年(1938)暑期,至民国38年(1949)8月31日奉命归并浙大。民国32年(1943)4月以前是浙江省立的,其后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在丽水是省立时期。民国27年(1938)暑假筹建,设筹备处于丽水县三
来源:《丽水市教育志》
2015-06-01 16:06
1937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八路军一二九师领导和中共晋冀豫省委共同研究决定,立即组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进纵队)前去创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并任命第三
来源:中国警察网
2015-06-01 16:06
1905年设立福州仓前山观井街的福州青年会(为当时最早的四个国际性社社团之一)。于第二年创办了福州青年会书院。1912年,民主革命家乃棠任福州青年会会长,随后他募集5万余台江苍霞洲购得地皮,美国总统罗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6-01 16:06
王缵绪(1885-1960)字治易,生于四川省西充县观音乡大磉磴村。1926年川军接受改编后,王缵绪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第二师师长兼四川盐运使等职,驻守重庆。抗战期间任国民政府第二十九集团军上将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6-01 16:06
抗日战争时期,集美学校经历了艰难困苦的八个春秋。校舍历遭日寇轰炸,美丽的和平学村几成废墟。学校辗转播迁安溪、大田、南安等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2014年3月28日,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5-29 11:05
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中国各阶层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19日,清华大学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是示威学生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搏斗时的情形。1948年9月,北平清华学生自治会理事普选,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5-28 17:05
民先,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诞生于一二九运动。1936年9月,莱阳乡师学生吴幸志收到了在北平读书的学生、共产党员张加洛的密信及民先组织章程。信中告诉:他在北平已经参加了民先,同时也介绍吴幸志参加了民
来源:今日莱阳
2015-05-28 17:05
读书不忘救国是当年农大学生的特点。正如王步峥先生在《探索之路──中国农业大学跨越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写道: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北洋军阀张作霖镇压北京革命活动,他们互相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档案与校史馆
2015-05-28 16:05
西安事变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侵略,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妥协投降,积极反共反人民。在面临亡国当地情况下,人心激愤,民怨沸腾,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一九三
来源:陈仓区政协
2015-05-28 16:05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此后,国民党的党、政、军纷纷从河北省及平、津撤走。日军得寸进尺,策动建立华北防共自治政府。汉奸活动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5-05-28 16:05
“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什么?”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将军在武大慷慨演讲。周恩来三次到武大演讲,鼓励学生杀敌立功。八年全面抗战,武大大批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战一线,学校为这些学生保留了学籍。
来源:中国高校报网
2015-05-04 15:05
上千的人,驮着一个大学,在烽火连天的夹缝中,奔走万里的路程,经历六七省的地域。经过十年漫长的时间,又凭着四千人的力量,依然驮回来,不能不算是五千年来的奇迹。——这所大学,便是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这支“驮队”,便是由竺可桢率领的经历了四次迁徙的队伍。
来源:铁军传媒网
2015-05-04 15:05
河南大学建校于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教育家,在清代开封国家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改建为中州大学、中山大学,至1930年改为河南大学,抗战前夕有文、理、法、农、医五个学院,在校学生1000余人。它是我国建...
来源:《河南法制报》2014年9月
2015-05-04 15:05
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是南京东南大学和第四中山大学。其中南京东南大学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江南名流张謇、蔡元培、蒋梦麟、黄炎培等人士上书教育部后建立的。当时它是与北京大学并驾齐驱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张其昀、胡焕庸、赵忠尧、吕叔湘等著名学者都是东南大学培养出来的。司徒雷登曾称东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学府。
来源:忆库历史
2015-05-04 15:05
图为拍摄的一张抗日战争时期航空机械学校的毕业证书。王昕摄中新网南昌8月28日电(苏路程王昕)28日,记者从江西省新余市档案馆了解到,日前,该馆在整理馆藏档案时发现一张民国时期航空机械学校的毕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4-28 16:04
抗战期间,海军学校迁至桐梓,浙大迁至湄潭,而军医学校则迁至安顺……贵州在抗战中功不可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陆军军医学校迁址贵州安顺,度过了它非常时期的7年。安顺的历史,也因此留下了
来源:战略网论坛
2015-04-28 16:04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校址在延安,1943年起,校长徐向前,兼任中央处理委员
来源:西陆网
2015-04-28 16:04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