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的《毛泽东自传》,最早刊登在由复旦大学教授孙寒冰主编的《文摘》杂志上,从1937年8月1日开始连载。在复旦大学校史馆《文摘》相关展柜前,馆长介绍:经过考证,这也是国内最早的《毛泽东自传》的中文译本,《毛泽东自传》最早发表在美国人主编的《亚细亚》杂志上,而《文摘》主要摘录了一些与国际问题相关的内容,所以就给夹
来源:“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2022-07-16 09:07
东大内迁三台时办的校刊。当年东北大学校舍、图书馆。绵阳三台县梓州公园,当地百姓往往会在一个被封闭的防空洞前驻足。防空洞旁的指示牌上介绍,这是抗日战争期间,内迁三台的东北大学学生为避日军空袭而挖的临时避难所。如今,它成为三台县的抗战遗址。抗战期间,四川共接纳48所内迁大学,占战前中国108所高等学校的44%。与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等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22-07-08 11:07
绥远前线(选自冯雪松著《珍藏方大曾》,新世界出版社)。方大曾在绥远前线(选自冯雪松著《珍藏方大曾》,新世界出版社)。1937年7月10日,清晨的北平城里,一个背着相机、身材高大的青年,走出家门,跨上自行车,一路疾行。他从北平只身穿越炮火,来到卢沟桥一带,被日军截住,他们先疑我为中国军的高等侦探,理由是新闻记者没有勇气到日军方面来,
来源:新华网
2022-07-05 14:07
摘要:方大曾,笔名小方,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他骑着自行车只身穿越炮火,成为第一位到达现场的新闻记者。从卢沟桥、长辛店前线回到城里,小方加班加点撰写了近七千字的长篇战地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并洗印了前线拍摄的战地照片。《卢桥抗战记》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2022-07-02 16:07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集萃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渡后的精英,还有不少逃亡到大西南的文化名人也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授。大名鼎鼎的教授如云:吴宓、陈寅恪、赵元任、钱穆、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冯友兰、蒋梦麟、费孝通、周培源、卞之琳、吴晗、冯至、金岳霖、梁思成、王力、潘光旦、华罗庚……这个名单可以继续拉下去,如今回首看,真是民国
来源:百家号
2022-07-01 16:07
胡风(1902—1985),湖北蕲春人,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诗人、文学翻译家。胡风1920年起,胡风就读于武昌和南京的中学,1929年到日本东京,进入庆应大学英文科。1933年,胡风因在留日学生中组织抗日文化团体被日方驱逐出境。1934年,与青年作家梅志结婚。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胡风力主文化抗日,主编了著名的抗战宣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胡平原
2022-06-25 09:06
李任仁抗战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任仁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民主运动,坚定支持文化进步事业,为团结抗战救国图存呼吁奔走,并利用其在广西各界的广泛影响力,积极保护、营救大批被国民党顽固派迫害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安全脱离险境,以实际行动为抗战的胜利作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03月31日 第 10 版) 作者:徐佳佳
2022-06-16 14:06
三校内迁 合组联大北平(今北京)、天津两地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在抗战爆发前,已有近30所专科以上学校,有教职员3000人、学生约1万人。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平津高校开始处于烽火前线之上,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天津的私立南开大学,7月29日遭日军飞机轰炸,校舍大部分被焚毁。平津沦陷后,日军随即进驻城内。国立北京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作者:杨斌
2022-05-25 16:05
1944年7月24日,我国著名政论家、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在上海不幸病逝,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挽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这是对邹韬奋一生斗争历程的最高评价。邹韬奋,江西余江人,1895年生于福建永安。早年就读于福州工业学校、南洋公学,1919年考入上海圣约翰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林育
2022-05-25 14:05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收藏着两部话剧剧本——《保卫卢沟桥》和《卢沟桥》,它们是描写和反映七七卢沟桥抗战的重要文物。文物展示《保卫卢沟桥》和《卢沟桥》话剧剧本《保卫卢沟桥》《保卫卢沟桥》话剧是在七七事变爆发后,文艺界的中国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的三幕剧。当时参加集体创作的作家和艺术
来源:京华丹心
2021-01-22 15:01
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记者与新闻团体用专业化的报道,推动中国抗战的国内、国际传播,鼓动了中国民众的爱国热情,争取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舆论支持,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本期专题刊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新闻界在抗战救亡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和民族气节。国际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政治传播,其目的性强,追求传播效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1-12 15:01
史轮(1902-1942),原名马清瑞,字超尘,笔名史轮,山东省邱县(现属河北省威县)人,现代诗人,晋察冀诗派代表诗人。1930年在胶东王刘珍年创办的烟台军官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进行进步活动,曾被捕入狱。释放后回到家乡邱县,在邱县辛店、威县胡帐等地教书。从邱县到山西——抗战爆发前的诗作二十世纪
来源: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2020-12-12 10:12
中国抗日战争沦陷区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华北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主要收入新进作家丛书,共10种,北平新民印书馆出版和华北文艺丛书,共8种。其中,谢人堡作为当时较为活跃的校园小说家,其长篇小说《春满园》《逐流之歌》《月夜三重奏》对男女知识青年矛盾、苦闷的心理作了深刻的刻画,视野逐渐跳出了小我,自觉担当起了社会观察和
来源:人民网
2020-11-27 11:11
抗日战争前,柳州城镇有三、四万人(包括近城地),娱乐场所有柳州舞台、柳州影戏院和京剧场等,据说营业不很兴旺(见梁文威《广西考察记》,1935年)。抗战爆发后,外地剧团来柳演出逐渐增多,演出场所也随之有所发展。据1939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沈永椿编写的《广西指南》介绍:柳州培新路有设备尚佳的戏院,设有包厢和普通座,可容纳1200余观众,上演
来源:柳州抗战网
2020-08-29 11:08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大举侵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相继沦陷。大批广东人举家逃难沿江西上,云集柳州,众多的广东粤剧戏班,亦纷纷来柳演出。1942-1943年间,可说是柳州粤剧的鼎盛时期,每晚演出的剧团有时竟达四、五个之多,参加演出的不仅有当时红遍广西的朱笑珊、玉英英、程剑峰、何慧贞、朱剑秋、花弄影等名伶,还有省、港、澳的大佬倌薛觉先、唐
来源:柳州抗战网
2020-08-29 11:08
作者:黄敏学(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今年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先驱、电影音乐拓荒者任光(1900—1941)诞辰120周年。在短暂的一生中,他铁肩担大义,秉持报国初心,放歌枪林弹雨;他妙手谱新曲,抒写爱国激情,唱响祖国大地;从《渔光曲》《打回老家去》到《新四军东进曲》,他释放旋律的无尽魅力,彰显音乐的红色基因,被誉为民族的号手;他坚
来源:光明网
2020-08-18 10:08
《富春渔山赵氏宗谱》关于文澜阁四库全书初迁的介绍《富春渔山赵氏宗谱》(1948年修编)有一篇题为《文澜阁四库全书战时初迁渔山记》的文章,该文作者为叶守荣。文章详细记载了1937年8月5日至11月,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渔山乡五岭村石马自然村的全过程。这一文章的发现,填补了国宝秘藏富阳的文史资料空白。曾秘藏《四库全书》的老宅(修缮前)卢沟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8-16 15:08
邹韬奋纪念馆照片中的这个地方位于上海市的重庆南路。置身于一条车水马龙的街巷,这所旧式建筑似乎很难显现出它的特别之处,然而抬眼望去,高高悬起的韬奋纪念馆几个大字却如此鲜明,似乎在提醒着人们,曾经的这里是何等的不同寻常。邹韬奋,记者、报刊编辑、政论家、出版家1895年11月5日 ,伟大的爱国主义政论家邹韬奋诞生。2009年9月14日,他被
来源:讲武堂
2020-07-29 15:07
罗静予(1911年-1970年),四川成都人,中国电影技术家。1931年,罗静予从成都来到上海,在无线电工程、电信、报务等专业技术学校求学,而后,开始钻研电影技术。不断地学习和工作经历,使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就职于中国电影制片厂,主抓技术,之后在香港筹建大地影业公司,是公司运营的主要负责人,亦为蔡楚生导演的《孤岛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7-29 10:07
无论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史、文化外交史,还是电影史上,厉麟似都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人物。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和文化外交家,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的奠基人和中欧教育文化交流的先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斐然成家的留日学者还是一位抗日斗士。抗战时期,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响了大批的文化人,他的军事研究成果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国学大师
2020-07-14 11: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