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面盾牌是抗战时期江苏扬中县三跃镇人民赠给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培根的,以此来褒奖他爱护百姓、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盾牌为铜质,长34 5厘米,宽28厘米,重0 35千克,呈正面突起、背面凹陷状。盾牌正面正中央镌刻廉直可钦四个大字,右侧刻陆军新编第四军挺进纵队战地服务团团长李培根先生惠存,左侧刻扬中一区三跃全镇商民暨公民赠,两侧下方雕刻着象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1 09: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珍藏了一组兵工泰斗刘鼎研制军工装备所使用的各类器具,包括擦枪工具、绘图工具、游标卡尺、计算尺、德国制双面计算器、转弯螺丝刀、秤杆、秤砣、火烙铁、箱子、铁锤等。在抗战时期,刘鼎使用它们进行绘图、设计、制作。2017年,刘鼎之子刘文山、刘文石将其捐赠给抗战馆。刘鼎(1902—1986),中国共产党的著名军工与机械工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1 09:03
在华侨博物院《华侨华人》展厅里,一把未开刃的龙泉剑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剑身由精钢铸造,一面有错铜北斗七星图案,下书披荆斩棘为国增光及龙泉民字号制字样;另一面则阴刻陈嘉庚惠存浙江龙泉各界敬赠廿九年九月字样;木质剑鞘两端铜饰有青天白日图案。为何一把未开刃的龙泉剑上镌有一代南洋巨商、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名字?故事不得不从战火纷飞的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5:03
这幅国画《飞虎图》,纸本,长103 5厘米,宽61厘米,左下方落款为:大中华民国张善子写于纽约,钤印大风堂善子。张善子(1882—1940),本名张泽,四川内江人,是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子除山水、人物外,尤善画虎。为画虎,他曾先后在家中圈养过两只老虎,故被称为虎痴。张善子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因反对袁世凯复辟称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5:03
这是一台20世纪30年代德国生产的莱卡135相机。相机机身材质为金属,机身为黑色,相机镜头及其他功能钮均为银色,相机外套为咖啡色皮套,机身和机套上均有LEICA即莱卡标识,机号为NO209222。这是1941年到1946年童小鹏在中共南方局工作时使用过的照相机,现为国家一级文物。童小鹏,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乡童坊村人,1930年6月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5:03
这是一份白乙化牺牲前的手稿《备忘录》,记录了白乙化在工作和学习中的点滴感悟与收获,不仅是晋察冀军区第十团(也即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发展历程的见证,而且也是执行冀热察挺进军发展平北战略的重要物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1990年此手稿由原十团政委吴涛的夫人耿真捐赠抗战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白乙化,满族,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5:03
这是新四军将领廖海涛烈士生前使用的绑腿,曾伴随着他征战沙场。绑腿长352厘米,宽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廖海涛(1909—1941),福建上杭溪口乡人,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1929年参加闽西暴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上)杭武(平)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任闽西南红军第七支队政委。1938年1月,在闽西南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4:03
这把军号是小司号员崔振芳于1941年参加黄崖洞保卫战牺牲时留下的遗物,是国家二级文物。崔振芳,山西洪洞县人。1937年冬,年仅14岁的他就参加了八路军,在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当连部通信员。1940年被调到团部司号班学习司号和通信技术。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总部特务团三营七连当司号员,奉命随部队进驻黄崖洞兵工厂正面的翁圪郞,即南口。黄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4:03
这件物品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无极县蒿无一区妇救会主任李苏台使用过的小笸箩,呈长方体,由荆条编制而成。1941年秋,日军对冀中平原进行扫荡,先是使用铁壁合围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后又采取蚕食的方法,使根据地沟路如网,碉堡林立,妄图把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一网打尽。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划分战区,把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1:03
这支老猎枪,是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由港人爱国第一家中的罗欧锋先生捐献的。这支猎枪有着不平凡的历史,它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罗欧锋一家世居香港,因全家人勤劳肯干,家中殷实,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家中藏有三只在当地被叫作雀机枪的勃朗宁猎枪,一是作为防匪防盗、保卫家园之用;二是在劳动之余,上山打猎,用以消闲游玩。1941年1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1:03
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张特殊的名片,名片正面印着鲁苏皖边区游击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的名字,并盖有私人印章,反面则是手写的兹有总部第一总队水上游击大队部队东去请予通过的字样,与名片一起展出的还有两封信。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断头将军陈中柱的名片,也是将军仅存于世的遗物。在这张小小的名片背后,有着极其悲壮的传奇故事—将军断头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0: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有一封1941年孩子剧团为悼念抗宣二队牺牲队员写给抗宣二队队长何惧、副队长谢鼐的信。民族危亡时刻,全中国人民,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年幼的孩童,都同仇敌忾,一致抗日。孩子剧团的成员年龄虽小,抗日的决心和意志却不输成人。他们把剧团和宣传队看作自己的家园,用文艺做武器,动员群众,支持抗战。1938年1月,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0:03
这封信是抗战时期读书出版社总经理黄洛峰写给华北书店刘大明的信。信共2页,上有水印,边角有折。读书生活出版社,后称读书出版社,1936年由李公朴、柳湜、艾思奇等创办于上海。1937年10月出版社迁汉口,1938年10月迁重庆,并在广州、贵阳、桂林、昆明等地设立分社。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书是艾思奇的《哲学讲话》,发行不久即被查禁,修改后更名为《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0:03
家书和挂号邮件凭单家书信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一封阜新劳工李二妮写给父母的家书,语极简短,然而言辞恳切,透出对父母的急切思念。这封家书保存完好,还附信封和挂号邮件凭单,信封的正面用毛笔写着邮至河北省平山县洪子店镇交宏兴永字号×××转交李德让先生启由锦州省阜新市太平矿三坑劳工办处。信的内容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10:03
这张丝质血幅,上方是当时中国国旗,下部竖行书写来华助战洋人(美国)军民一体救护航空委员会和字第039号字样。这张血幅上还有飞虎队员CoppyBoyingon的亲笔签名。血幅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配发给来华志愿航空队的标志,具有身份证明和申请救护双重作用。在共同战斗的岁月里,执行驼峰空运与护航任务的美国飞行员与当地的中国人民相互帮助,结下了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这张照片正面写有泰山军欢迎英美武官中外记者团参观长沙近郊战绩纪念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八日。背面有李玉堂获赠字样。这是在1942年1月长沙第三次会战大捷后,国民政府组织的英美各国使节、武官和记者参观团亲临长沙战场现场参观时,和中国守军第十军军长李玉堂的合影。李玉堂(1899—1951年),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李家世代农商兼营,家境较为富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的一批台湾义勇队原始档案尤为珍贵。它们是由台湾义勇队队长李友邦之子李立群于2013年捐赠的。这批台湾义勇队档案数量之多,内容之珍贵,实属罕见。档案的形成时间主要是1942年到1946年,内容主要涉及宣传、组织、总务三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宣传工作、入队志愿书、人员考核、队员个人档案、名册暨人事统计、员工调派、庶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组珍贵文物—实事求是石刻。石刻共4块,均为长方形,砂石质,长70厘米,宽63 5厘米,厚14 5厘米。实事求是是1943年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题词。后被镌刻上石,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设在延安的中央党校是一所专门培养党的高中级理论干部的学校,学员按文化程度资历不同分为六个部。党校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这是一件藏青色粗织毛呢大衣。别看它样貌一般,却有着不寻常的经历。它是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抗日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在党中央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生产的,又是毛泽东亲自赠给来延安的地下党员赵宗复同志的。赵宗复(1915—1966年),字近之,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其父赵戴文是老同盟会员,和阎锡山关系深厚,是阎锡山的军师和宰相,他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珍藏着一张1943年3月14日发行的《拂晓报》第382号,已磨损、泛黄。这期报纸刊载有中国苏军攻势益瑞等内容。《拂晓报》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部队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办的油印报纸,其创始人之一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彭雪枫(1907—1944),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
来源:中国抗战胜利网
2020-03-20 09:03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