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巍巍埋忠骨,白云依依映后人。位于宜城市十里长山的张自忠将军纪念园,牌坊上写着英烈千秋四个大字,左右石柱上是董必武题写的裹尸马革南瓜店,将军忠勇震瀛寰。依山而建的石梯铺达山顶,山上的纪念碑直指蓝天。这里,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从四面八方前来参观纪念的群众络绎不绝。 1940年5月,日军集结20万兵力,发动枣宜战役,企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4:02
2011年5月11日,在红安县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骨灰安放仪式。一位银发苍苍的外国老太太,在两个儿子搀扶下,静立在一块崭新的墓碑前。墓碑下安放的是前美军飞虎队飞行员格伦·本尼达的骨灰;碑前的老太太,是他的遗孀埃莉诺·本尼达。 格伦·本尼达1924 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1943 年5月成为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一名飞行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0:02
1940年初春,春寒料峭。在湖北京山崎岖的山路上,一行人正向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八字门走去。 看,洋人!一个小男孩惊奇的叫道。在哪儿?周围玩耍的小伙伴们一下来了精神,翘首向小男孩指的地方看去。果然,他们看到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而且还是个外国女人。她,就是美国著名记者、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0:02
龚华名了不起,是一位真正的‘女中丈夫’。自从日军侵占云梦那年起,汉孝陂一带的老百姓就开始这样称赞她。 日军侵占云梦后,童养媳出身的龚华名不能容忍丈夫认贼作父当汉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逃出了那个有权有势的家庭,毅然走上革命道路。在抗日队伍里,她不怕苦,不怕累,组织青年妇女做军鞋,帮助农会筹粮筹款,迅速成长为一名优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0:02
她,出身世家,家境良好;她,就读名校,成绩优异;她,容貌秀美,能歌善舞。以当今的观点看,她是女神,是学霸,是命运宠儿。可是,在抗日烽火四起的年代,她却毅然投笔从戎,慷慨赴死。她,就是人称襄阳赵一曼的抗日女英雄——杨威。 杨威,原名欧阳英,1921年出生于襄阳县一个书香之家。抗日战争爆发时,她正就读于当时鄂西北最好的学校——襄阳五...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0:02
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镇的索子河畔,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烈士纪念碑。多年的风吹雨打在碑身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但碑文正中浩气长存四个苍劲的大字依旧清晰可见,在岁月痕迹的映衬下显得越发庄重肃穆。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朱立文便安息在这里。 朱立文1909年出生于广西百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百色起义的隆隆炮火中走进...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10:02
他,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如猛然警醒的睡狮怒吼起来;他,赤手空拳地走到浩瀚的群众大海中去,把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立起来;他,为了党的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就是鄂中抗日游击队的奠基人杨学诚。 杨学诚出生于黄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好学上进,1934年秋考入清华大学。在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中,成为最有威信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09:02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控制京山坪坝后,切断了安陆日军与宋河、应城日军之间的联系,对雷公店、三阳店等日军据点形成威胁。日军三次进犯坪坝,企图在此重建据点。周志坚率豫鄂挺进纵队奋起反击,展开了著名的坪坝保卫战。 1940年7月初的一天,豫鄂挺进纵队平汉支队司令部内,司令员周志坚和几位负责人正在研究敌情,侦察参谋突然进来报告:集结在雷公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09:02
任质斌在中原战斗了8年,与李先念、陈少敏一道创建了新四军第五师,被誉为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李先念评价说:任质斌同志不仅会做政治工作,而且熟谙军事,单独指挥打了一些好仗。任质斌同志的思想品德是最好的。 1943年6月上旬,为坚决打击勾结日寇、破坏抗战,疯狂向我进攻的鄂东顽固派,协助鄂东第四军分区部队进行自卫还击战,第五师司令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2 09:02
抗战时期,在豫南、鄂东一带日伪军中传说着新四军里有一个走路如风,手使双枪,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女将,名叫陈大脚,谁要是碰到她准叫谁倒霉。所以一听说陈大脚来了,日伪军就吓得胆战心惊。 日伪军传说的这位陈大脚,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少敏。她是鄂豫边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军民亲切地称她为陈大姐。提起抗战时期的陈大姐,说起她的故事来一个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4:02
1939年1月,武汉沦陷后不久,李先念率领一支160余人的新四军队伍,迎着凛冽的寒风,由河南竹沟南下湖北,执行开创武汉外围敌后根据地的战略任务。这支队伍很快汇集豫南、鄂中、鄂东等地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屹立于中原大地。 这年10月初,李先念率游击支队一部返回京山大山头一带休整。驻应城日军第26旅团旅团长奈良晃少将得知消息,当即率领宋河、罗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4:02
1938年11月上旬的一天,当一个三十出头的精瘦男子风尘仆仆出现在应城丁家冲时,小小的村子一片欢腾。身穿便衣的男女游击队员们齐声高呼:陶先生回来了! 这个陶先生,正是前不久在应城汤池主持训练班,培养了大批青年抗日骨干的陶铸。 此时,日军刚刚攻占武汉,国民党军队纷纷向西溃逃。而在鄂中鼓动抗日,被国民党顽固派驱逐至宜昌的陶铸,却迎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第一小老方,首先到黄冈;第二张体学,领导也不错……这首鄂东抗日民谣中的小老方,指的是后来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那时,他叫方静吉,从南京八路军办事处来到湖北省委,负责民运工作,在黄安七里坪主持培训班,培训抗日骨干。他二十出头,身子单薄却沉稳睿智,是当地干部群众心目中的大人物。 1938年6月,侵华日军分兵翻越大别山南下和溯长江西...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前身是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八军。全国抗战开始后,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为司令员,下辖第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多人,是新四军中人数最多的支队。 1938年3月8日,四支队在红安七里坪举行誓师大会,挥师东进抗日前线。当时,皖中大部分地区沦入敌手,日军气焰十分嚣张。日军侵占安徽巢县后,经常进行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1937年9月上旬,鄂东北重镇七里坪又一次让人刮目相看。活动于鄂豫皖三省边界崇山峻岭中的各支红军游击队、便衣队,翻山越岭,风雨兼程,陆陆续续汇集到这里,准备接受整编。 两个月前,红28军代表何耀榜与国民党豫鄂皖督办公署代表刘刚夫谈判,达成局部停战协议,约定七里坪为红28军集结地。这次谈判,红28军主动倡导,豫鄂皖督办公署积极呼应,开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1938年7月2日这个炎热的夏夜,汉口广播电台突然响起了一个柔美圆润的女中音,用流畅而又地道的日语播出对日宣传节目: 日本同胞们,当你们的枪口对准中国人的胸膛,当你们大笑着用剌刀挑死一个个无辜的婴儿,当你们手举火把点燃一栋栋草房,当你们扑向可怜的少女时,你们可曾想过,这是罪孽,这是全世界人民不可饶恕的滔天罪孽…… 这代表着人类...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在武汉解放公园的东北方,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的是为保卫大武汉而与日军在长空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15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他们在异国他乡,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中苏友谊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壮丽篇章。 全国抗战爆发后,苏联政府根据1937年8月21日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应中国政府要求,于1937年11月向中国派遣苏联空军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1 10:02
武汉的街道上,到处活跃着冼星海舞动的身影;武汉的天空中,到处飘扬着冼星海抗战的歌声。这是抗战时期周恩来对冼星海在武汉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高度评价。 全国抗战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二队,并随队于1937年10月初辗转来到武汉。他把爱国青年组织起来,用抗战的歌声鼓励人们,激发人们的抗日斗志!初到武汉的冼星海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0 11:02
我们战黄河,我们战淮河,微山湖水今又生洪波,不能战者不能守,只有抗战没有和……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这首《洪波曲》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在武汉创作的抗日歌曲,也是郭沫若《洪波曲》书名的由来。 抗战初期,武汉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郭沫若在奔流激荡的抗战洪波中,以笔为枪,唤起民众,发出民族最强音,成为文化界抗日救...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0 11:02
战!团结而坚决的战!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这是叶剑英为《新华日报》创刊的题词,慷慨激昂,鼓舞人心。 抗战初期,武汉风云际会,成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叶剑英来到武汉,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参谋处处长,协助周恩来分管军事和统战工作。 叶剑英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军事造诣。武汉抗战期间,他撰写了许多军事理论文章和评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0 11:02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