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新书推荐 > 内容正文

缅甸,中日大角逐
来源:   2014-04-08 17:24:18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章丛林的记忆

  第一章大溃退

  第二章文明人与野蛮人

  第三章女兵恨

  第四章死无葬身之地

  第五章英雄悔

  第六章外籍指挥官的悲哀

  第七章浴血太阳

  第八章战争并未结束

  第九章佛地再生

  第十章狮身人面像下

  第十一章哀兵无敌

  第十二章人猿泰山

  第十三章斧与锯

  第十四章“眼镜王蛇”行动

  第十五章X+Y=V

  后记

  内容简介

  1942年,狂极一时的日本侵略者进攻缅甸,为保卫滇缅公路,巩固中国战区与盟国联系,免除腹背受敌危险,国民党派遣十万军队远征缅甸,开辟了又一抗日战场。两年多血与火交并的角逐中,中国远征军遗尸累万,惨绝人寰,最后以缅北的收复和中印公路的开通而告胜利。

  本书作者以严谨的态度,真实披露了孙立人、史迪威及许多著名中外将领的故事。作品内容丰富,文笔扎实,充满异国情调。

  缅甸北部,那浩浩渺渺密密匝匝长满柚木、棕榈、芭蕉、毛竹以及茅草荆棘的热带丛林,因为曾是野人出没的地方,被人们称为野人山。

  45年前,在这片黑丛林里进行的那场战争,以日军的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这是在反侵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场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人们在谈论胜利的时候,且不要把失败掩盖了。请记住,缅北之战是在经历了一场惨败之后,才取得最后胜利的。

  人们在给凯旋者授勋的时候,且不要把阵亡者遗忘了。请记住,缅北丛林里,曾经躺着中国远征军官兵不下十万具遗骸。

  作者简介

  陈立人,男,1950年生,汉族,广东雷州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理论专业。1972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报》编辑,解放军画报社编辑、副社长,主任编辑、高级编辑。大校军衔。197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文学《中正剑之梦》,长篇纪实文学《缅甸,中日大角逐》、《孤独八百士》、《重整金瓯》、《冯玉祥》等。《中正剑之梦》获解放军图书奖,《缅甸,中日大角逐》获199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序章丛林的记忆

  中国远征军的最后枪声从这里消失,已经45年。

  缅北丛林,以及穿越丛林的著名的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在宁静中又长了45岁。

  45年前,为争夺丛林,争夺道路,争夺生存而进行的那场战争,以日军的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当时,有人称,缅北抗日的胜利,是盟军会师东京的先声。也有人说。从缅北重新打通的国际通路,是通往东京的胜利之路。

  这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胜利。

  但是——

  人们在谈论胜利的时候,且不要把失败掩盖了。请记住,远征缅甸的作战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败之后,才取得最后胜利的。

  人们在给凯旋者授予勋章的时候,且不要把阵亡者遗忘了。请记住,茫茫丛林里、漫漫的公路下,曾经躺着中国远征军官兵不下十万具遗骸。

  战争不可能没有遗憾,即使是一场胜利的战争。

  当那场战争如火光雷电急促进行的时候。不管是起初在失败中挣扎,还是后来在胜利中行进,远征军的将领们都没有忘记,每打完一仗,一定吩咐部队把阵亡官兵的尸骨收拢起来。选块干燥点的地方安葬,并且留下伤兵看护陵墓。丛林里,公路旁,战争的风火轮滚滚向前,而在战火残灰中,崛起了一串串坟包。

  副司令官杜聿明,在败退中身染重疾,对躺倒林中的官兵极为伤感,立誓要照料好烈士后事。

  军长郑洞国,每到一处,必须拜谒烈士陵墓,他指天誓地,告慰亡灵:好弟兄,再等一等,仗一打完,一定把你们的遗骨迎回国内,葬到你们家乡。说完,他又挥师向前。师长孙立人。每安葬好一批阵亡者的尸骨,都献上一束野花,说,我们还在打仗,先让野花陪伴你们。你们听着,什么时候森林里枪声停息了,什么时候我们来接你们。说完,他的吉普车又向火光开去。

  师长廖耀湘,每看到阵亡官兵躺在阴暗潮湿的草丛里。荆棘中,止不住泪水模糊了眼镜片,说,委屈你们了,等打完仗再说吧!说完,他骑着马迎着枪声而去。

  心到神知。战争激荡之际,难为这些官长们还记挂着葬身异国他乡的亡灵。

  可是,世事匆忙。命途多舛,人的誓言也不是都能实现。缅甸之战还没打完,因为国内战场告急,1944年12廖耀湘部首先紧急空运回国。1945年夏。缅甸的战火刚刚熄灭,国民党独裁者便在国内筹划内战,企图独吞抗战果实。郑洞国和孙立人急如星火,奉命回国,投入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将军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次离开缅甸后,便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命运捉弄了他们。

  因为在缅甸创造了辉煌战绩,远征军部队作为精锐之师,被国民党独裁者投入最重要的内战战场。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先后调往东北。

  没想到,这些在缅甸抗日战场上曾经是能征惯战、战功显赫的名将。在人民解放军正义铁拳捶击下,纷纷落马。在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被俘,郑洞国投诚,孙立人战败、被调往台湾。杜聿明逃出东北后,在淮海战场被俘。四年内战的结果,国民党土崩瓦解,败出大陆,逃亡孤岛。然而,缅每丛林里的十万亡灵,依然牢记着他们长官的诺言。他们天天等,年年盼。山中的野花开了一遍又一遍,满山-的枯枝落叶铺了一层又一层。可是,仍然不见长官的踪影。就连当年奉命看护亡者的那些可怜的伤兵,在无望中也熬到生命的尽头,把自己的尸骨留给了丛林。昔日的旧坟旁又添了座座新墓。

  现在,这片山林中,不管是当年壮烈阵亡者的坟头,还是守墓人后来留下的新墓,经过风雨侵蚀,岁月消磨。坟包平了,瘪了,塌了,埋到枯枝落叶之下。有的地方,甚至从坟穴中蹿起了一棵参天大树。

  于是,那些无家可归,没有着落的亡灵们在幽暗潮湿的丛林中到处游荡。风声是他们的叹息,雨点是他们的哀求,雷电是他们的怒吼:

  “我们要回家。”

  “我们要回家。”

  四十五年了,他们依然水土不服,思乡心切。尤其叫他们不得安宁的是,在这片山林中,日军的鬼魂也在四处游荡。并且仗着数量上的优势,常常使中国官兵亡灵们处于不利境地,到了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时候,丛林中还会猝然响起阵阵喊声:“冲啊,杀啊!”“打死他!掐死他!”那是中国官兵亡灵与日本官兵亡灵在搏斗。

  呵!春去冬来,星移斗转,丛林外已是一个崭新世界。当今,天下尽管还不太平,但饱历战乱之苦的人类正在尽力消弥战争创痛。可是,在这片荒山野林中,亡灵们还在剧烈对峙中。

  这不怪他们,他们属于半个世纪前战乱的那一代。

  现在,缅北那片曾经是野人出没的洪荒莽林,正在逐步开发利用,那曾经为战争而诞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现在也成了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孔道。丛林里的故事一点一点被人们遗忘。但是沉默的山林,将目睹的往事深深地藏在自己的记忆中。你瞧,那棵歪脖子树,它那经磨历劫的躯于隆起的一个个包块里,紧紧藏着当年日军打来的弹片。那棵枝叶繁茂的老榕树树干上,“反攻缅甸,消灭鬼子”几个大字赫然在目,那是当年中国士兵用刺刀在树身上留下的誓言。天长日久,随着大树一圈圈成长,那字也越来越大。那丛芒竹为何长得如此蓬勃旺盛,它很可能得到中国官兵白骨的滋润。那片罂粟花,为何开得如此绚丽夺目,红黄蓝白,异彩纷呈,在它的底下,敢说没有中国人的热血浇灌?开山的犁铧翻出一堆堆锈迹斑斑的钢铁,那是当年打日本的枪支。运载木材的卡车在当年一寸寸开辟出来的公路飞驰,车轮下吱吱作响,有人说,这是埋在路面下中国官兵们白骨的声响……呵,大丛林,你不可能磨灭中国远征军官兵浴血奋战的痕迹。

  如今,中国远征军十万官兵的遗骨已经和缅北丛林融为一体。再也没有人提起将他们遗骨移回国内的事了。当年曾许下宏愿的官长中,杜聿明、廖耀湘将军,已经不在人世。

  孙立人将军等一批在台军官,以古稀之年,仍漂泊孤岛,自顾不暇,更谈不上为远在缅甸的官兵迁移尸骨,招引亡灵。

  就连在大陆的郑洞国等一批远征军的老将军,也已临黄昏,力不从心,徒唤奈何。

  于是,缅北那片丛林成了远征军十万亡灵的永久坟地。

  高高隆起的大山成了他们巍峨的坟头,蜿蜒而去的公路成了他们沉重的挽幛。春天,满山遍野的鲜花是献给他们的祭品;夏天,滂沱大雨是献给他们的奠酒;秋天,铺天盖地的落叶是献给他们的纸钱;冬天,峰峦之巅的积雪是献给他们的花圈。这是一座天造地设,无以伦比的巨大陵墓。遗憾的是,它同时也是一座没有碑记的坟地。

  上篇白骨之路

  第一章大溃退

  用芭蕉叶临时搭成的棚子里,杜聿明躺在担架上,气息奄奄。

再硬的铁汉,也经不住回归热病的折磨;持续不退的高烧,使他一直昏迷不醒。他脸色绯红,呼吸短促,嘴唇烧起了一串燎泡,清瘦的脸庞更明显地塌陷下去,而那又脏又乱的胡子却越长越长。压在身上的军毯,全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