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说说这让人犯晕的研究我没有去做这个研究之前,说到做抗战中的中共,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因为现在已有的认知,抗战应该主要是正面战场,中共在这里面所发挥的作用,一般的认知,和我们的宣传是有距离的
来源: 澎湃新闻 作者:黄道炫
2016-07-31 16:07
黄道炫,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的研究悖:日本荒唐的国际化野心说到抗战的国际大背景,就要注意到日苏的对立、日美的冲突。注意这些国际背景,首先告诉我们的是,日本进行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黄道炫
2016-07-31 16:07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根据地曾展开大规模的地道斗争,尤以冀中地区最为突出。多年来,尽管由于影视和文艺作品的原因,地道战已在国人中耳熟能详,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却罕见,影视及文艺作品的浪漫呈现和地道斗争的
来源:《近代史研究》 作者:黄道炫
2016-07-31 16:07
八路军骑兵通过平型关一抗战开始后,阎锡山出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作战地域主要为山西和察哈尔。1937年8月,中共武装改编成八路军后,迅速在山西及晋冀交界地区形成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三个游击区域,和坚
来源:《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第2辑 作者:黄道炫
2016-07-31 16:07
持久战并非由毛泽东最早提出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但这其实并非是他的首创,蒋百里、陈诚,包括蒋介石,1935年前后都阐述过这个问题。陈诚在庐山训练的演讲中,比较详细地讲过对日持久。庐山训练编的教材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黄道炫
2016-07-31 16:07
摘要:中日战争中,为了克敌制胜,双方都重视宣传,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官方对外公布的战讯战报,报纸杂志为鼓舞民心士气而发表的言论,固均含有宣传的意味,即使军队内部的作战报告亦有虚假成分。抗战时期国军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5:07
就中国近现代史而言,抗日战争这一段,可能是目前官方话语、民间声音和专业史学这三者最为纠结的,也是最容易扭曲的一段。民间对这段历史非常有兴趣。从网上看,老百姓对其他时段的关注很少有超过抗战的。主流话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5:07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44年,日军发起了一场纵贯中国南北,代号为一号作战的大规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总计动员兵力约51万,其参战兵力之多、作战地域之广,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纪录,据称在日
来源:《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一卷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4:07
徐永昌,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抗战史研究是国内学界的薄弱环节。原因在于,抗战时期国军将领虚构战情、虚报战绩、虚领军饷等情形十分严重,给后来的战史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一期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1:0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呼吁抵制日货以抗议日军侵略上海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与空间。你生于哪个国家、哪个家庭,是无法自主的。正是因为这种无法自主的属性,出生地便成为一个人身份符号的一部分
来源:《神州学人》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0:07
1944年4月,日军动员兵力50余万,发起纵贯中国南北的一号作战战役,至12月该战役始告结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其间历经中原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日军先后攻占河南、湖南、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其中,湖南会
来源:铁血军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0:07
王奇生,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抗战史研究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干扰一直以来,受党派立场影响,国共两党都长期否认对方的抗战成绩,近些年这种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在抗战
来源:《同舟共进》2015年第10期 作者:王奇生
2016-07-31 10:07
微观写史煽情之作与真正的战争史差距太大最初萌生写的想法的时候是感情最饱满的时候,但是一旦进入情况以后,感情就一点点收敛起来了。我记得2004年第一次去松山的时候,那个时候感情太激动了,在那待着每天都
来源:新浪文化 作者:余戈
2016-07-31 09:07
中日两国学者在关于卢沟桥事变的研究中,其最大分歧或争论的最终焦点是有无计划及预谋的问题。这除了对于事件本身的研究之外,在近代中日关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与研究卢沟桥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乃是重要环节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01期 作者:臧运祜
2016-07-30 17:07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敌后抗战,成功达成持久抵抗的目标,也完成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这种持久抵抗的链条得以形成、运转的原因何在?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曾有这样的表述:红军的基本方针是持久战,战略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黄道炫
2016-07-30 17:07
1942年中国出兵缅甸,是中国从国际国内战略局势出发,联合盟国在国外进行的一次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战役以盟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远征军损失也十分惨重。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很多,如盟国间战略战术上的不协调,缅
来源:爱思想网 作者:黄道炫
2016-07-30 16:07
日本误判了中国人的忍耐限度对于抗日战争,我们的视角不宜仅仅停留在中日两个国家之间,如果这样,很多问题恐怕就会被放大。当时,中日国力不对等,中国人觉得日本很重要,但日本未必会觉得中国有那么重要。就像
来源:《同舟共进》 作者:黄道炫
2016-07-30 16:07
谈及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有种看法认为,共产党没有怎么抗战。这种认知是如何形成的?一个原因是大陆这些年关于抗战的研究,虽然出现了很多论著,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但严肃而实事求是的研究还是不够,一些研
来源:共识网 作者:黄道炫
2016-07-30 16:07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向盘踞怒江以西的滇西日军发起战略反攻,在松山、腾冲、龙陵等地集中歼灭了逾万名日军,其中松山攻坚战和腾冲攻城战,更是创造了成建制全歼日军步兵联队的先例。在最后关头,日军在松山、腾
来源:《老照片》68辑 作者:余戈
2016-07-30 16:07
一太阳旗,日本人称之为日章旗、日之丸。日语中,丸者船也。日之丸,即日本船。16世纪,日之丸是挂在日本商船上的标志。白底中心的红圆形代表太阳,与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一国号的内涵相符,所以1870年被正式定为国
来源:《老照片》42辑 作者:余戈
2016-07-30 15: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