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aptivity to Freedom: Allied-Chinese Collaboration in Rescuing POW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Hainan (1942–1945) 冯庆昌[①] 周忠政[②] 摘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俘获大量盟军人员。为集中管理并利用其劳力,日本在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多地设立战俘营。其中,海南岛北黎战俘营关押着众多盟军战俘。
来源:文/冯庆昌[①] 周忠政[②]
2025-07-30 10:07
哇——, 一声清脆的啼叫 在一座低矮的泥草房传出 你诞生了,父亲陈海记下了 半截河屯的乡亲记下了 时间定格在癸丑六月十四 1913,你出生在半截河屯 你的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欢 厚道的父母,民风的淳朴 从小就影响着你 垫下了你成长的基石 你不负众望 读书是你的乐趣,学习是你的习惯 十四岁就通过了私塾教员...
来源:文/ 陈凤友
2025-07-30 09:07
从1931年9月18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共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战。这场持久战争最后以日本侵略者的失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从1938年到1945年间,日军在湖南犯下滔天大罪,惨遭日军屠杀的无辜百姓达92万多人,伤者170万人,强奸掳掠妇女20万人,让人触目惊心。1944年10月2日,日军占领了邵阳,对邵阳城乡实施烧杀抢掠
来源:文/袁胜利
2025-07-30 09:07
常德善将军(新韵) 三背贺龙真勇武,痛击倭寇舞英风。 廿枚子弹留身上,流血牺牲在肃宁。 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英雄展馆知多少,天下游人聚此门。 堂上大刀光闪闪,关公若至赞如神。 说明:该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通过史料和展品缅怀抗日大刀将军赵登禹的功绩。 杨虎城将军 奋力抗倭龙虎将,三秦大地一长城。 谁知软禁
来源:文/刘德森
2025-07-30 09:07
题记:在抗击日寇的艰苦岁月里,他沉稳指挥战斗,勇敢斩杀敌寇,面对生死,他视死如归,决不投降,他的英勇无畏,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他的抗日英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尤其在黑龙江三肇地区,声名远播。这位民族抗日英雄,就是吉林省农安县后岭村的于雨峰, 今年,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这十四年的烽火
来源:文/刘德森
2025-07-30 09:07
长白山的雪,自1931年那个寒冬飘落 便似乎再也没有完全融化的时刻 松花江的水,承载着无尽的血与火 十四年间,滔滔不绝地呜咽低泣 当侵略者的铁蹄无情地踏碎关东的黎明 敦化的每一寸土地都从沉睡中惊醒 以猎枪那坚定的准星 以锄头那锐利的锋芒 以杨靖宇将军胃中那坚韧的棉絮 以陈翰章烈士怒目圆睁的眼眶 以所有可以化作
来源:文/陈凤友
2025-07-30 08:07
太行的星,忽然坠落 五更的风,凝成霜 剑影折断的刹那 三十六峰垂首 用苍茫的脊背 托住他的忠魂 不让英雄孤单 赵一曼的信?? 雪地里的囚车,碾过碎冰 镣铐声比寒风更刺耳 而她的笔,像烧红的铁 在信纸上烙下最后的字: 宁儿,记住—— 每一寸山河 都是娘用命钉住的界碑 你可以哭,但别低头 因为这片 ...
来源:文/康伟
2025-07-29 17:07
---- 浅析第四方面军翻译官高剑秋的战地口译技法 1944年末,复旦大学(北碚)英语系一年级学生高剑秋,考入昆明译训班,经6周强化培训结业后,分发至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任美军联络组顾问赖伯德上校战地翻译官。在军事口语实践中,创新三步法并在实战中运用,结合具体案例观察与分析,使改进的三步法显著提高了对日地空作战信息传递的效率性和可量
来源:文/高世维
2025-07-29 16:07
一 枕木如冻结的琴键 震颤着1941年的寒霜 扳道工将信号灯埋进夜色 月光在铁钳上淬火 二 当飞虎队剪断神经般的电线 山东在黑暗中攥紧泥土 扳机与道钉同时楔入寂静 让钢铁的嘶吼 在拂晓时坠入悬崖 三 煤堆深处蛰伏的棉袄 裹着哑雷的方言 直到汽笛突然喊出鲁南的疼 所有车轮开始 用凹痕背诵历史 四
来源:文/胡秀红
2025-07-29 16:07
——写在赵一曼烈士故居 你是从白花里绽放出来的 那花瓣上的露珠,是你清澈的眼睛 你是在伯阳嘴的闪电雷鸣里降生的 那撕裂长空的电光,是你最初的啼声 你时常梦见 那辽阔疆域,美丽版图 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养育着你 每一粒泥土都在诉说母亲的叮咛 草原、沙漠、雪山、沼泽围绕着你 每一道沟壑都刻着苦难的印记 还...
来源:文/曾元飞
2025-07-29 16:07
能量胜过炮与枪, 万箭穿空大排放。 地雷埋好枪端起, 子母连环筑铜墙。 铁瓜遍地巧栽种, 倭寇偷瓜见阎王。 抗战英雄庆胜利, 功勋卓著地雷乡。 消息树 保家卫国高山上, 消息灵通守哨岗。 树倒报告鬼子到, 村民提前深山藏。 石缝两边密林里, 子弹八方射倭狼。 抗战胜利树犹在, 红色根系永生长。
来源:文/田洪兰
2025-07-29 16:07
近日,一篇原国民党十七旅一代抗日名将窦来庚传奇轶闻文摘,让一位老兵拜读后魂牵梦绕彻夜难眠,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当年跟随老旅长一起打鬼子悲烈的血雨腥风场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老兵名叫王松林,系寿光市孙家集街道杨家村人,年方96岁高龄,老人已满头白发,背有些驼,但精神不错,能独立读书看报,还能写字吟诗,走起路来稳稳当当全然不像90多
来源:张全文
2025-07-29 16:07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政治背景下关于抗战胜利的观点也有所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既有历史认识上的参差也有对国内外形势的权衡,但主题主线是不断趋于完备、客观和理性,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观。在时间跨度上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在内容上主要围绕党的正确领导、持久抗战、人民武装力量、世界反...
来源:徐来富
2025-07-29 16:07
西边的太阳落山了。我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望着远山浑圆的落日,那抹瑰丽的晚霞映红了天边,映红了山峦,也映红了家乡的土地。 我的家乡是辽西北一个安静的小山村。黄昏中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母亲正在灶台上做饭,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是一位厨子,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十里八村的人家大事
来源:文/于春林
2025-07-29 11:07
作为90后的一代人,家里桌子上的电视机,曾是我们窥见历史的万花筒。 屏幕里,李云龙粗粝的吼声震得搪瓷缸嗡嗡作响,独立团骑兵连进攻!进攻!的绝唱激荡得幼小的我血脉喷张;怒江对岸,龙文章和他的炮灰团在泥泞与绝望中蠕行,虞啸卿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悲怆,又让年少的我心头压上沉甸甸的雾。那时的战争,是英雄传奇,是慷慨悲歌,是隔着荧屏
来源:谢晨露
2025-07-29 16:07
——陈松林的抗战故事 1951 年隆冬,北风卷着雪沫子拍打在淮南烟厂的窗棂上。陈松林搓着冻得发僵的手,将最后一批 飞马牌 香烟装入慰问袋时,指尖忽然触到烟盒侧面粗糙的纸纹。烟标副版上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增加生产支援前线 的黑体字浸着油墨香,像一枚灼热的邮戳,猛地烫开了他记忆深处的封蜡。 一 我颤抖着指尖抚过算盘,算珠上还留
来源:文/邱为
2025-07-29 15:07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天长市张铺镇作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曾汇聚新四军二师指挥中枢、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淮南银行等重要机构,形成津浦路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中心。本文通过对军事教育、舆论宣传、金融实践、交通通信及民主政权建设等维度的系统考证,结合档案史料与田野调查,揭示张铺镇在敌后抗战中的枢纽作用。研究
来源:文/邱为
2025-07-29 15:07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历史跌宕离奇的东方古国,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强盛而辉煌灿烂,一个崇拜图腾的优秀民族,由龙的象形集聚遂成秉性,无与杀伐戕害,万般演进变化也难去其宗。 深重感慷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兄弟同心和民族携手的成陵西迁行动,从千钧一发决意迁灵到运筹护灵出走方案,从草原英灵不得安寝到各民族人民心手相连,从沙王拜谒轩辕到
来源:侯自成
2025-07-29 15:07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场战争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一、烽火记忆:山河破碎处的民族觉醒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华北的夜空。宛平城墙上那些弹痕,至今仍在无声地诉
来源:张厚美
2025-07-29 14:07
看过电影《红高粱》的人都不会忘记,那片九九青杀口。更会记得,我的爷爷们手捧烈焰四射的高粱酒,奋勇跃上一座小石桥,砸向日军汽车的壮举。 《红高粱》的生活原型是莫言先生的老家高密东北乡中真实发生的孙家口伏击战。青杀口位置就在高密东北乡的夏庄镇的孙家口村。那座小石桥,叫孙家口桥,横跨在孙家口村北胶莱河上。随着莫言先生的小说《红高
来源:王忠友
2025-07-29 14: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